返回 我的 全国
首页 学校
帮我选课
历史 我的

2022作文素材热点素材大全 (高考作文命题)

2022-05-12 17:14:08  收藏:7168

2022高考作文素材热点素材 (高考作文命题)

近年高考作文命题,一直在“落实立德树人、增强四个自信”的道路上向前奔走。考生平时应多关注时政、关注社会,而多读人民时评和“平语近人”等,不失为积累作文素材、拓宽作文视野的有效途径。
一、人民
(1)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,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,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。
(2)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,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
(3)忘记了人民,脱离了人民,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就会一事无成。
(4)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,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,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。
(5)“人在做、天在看”。“天”是什么?“天”就是党和人民。
(6)我们不舒服一点、不自在一点,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、满意度就高一点,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。
(7)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人民是真正的英雄。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!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!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!
(8)中国人民相信,山再高,往上攀,总能登顶;路再长,走下去,定能到达。
(9)中国人民是具有“伟大创造精神” “伟大奋斗精神” “伟大团结精神”和“伟大梦想精神”的人民。
(10)“三个始终”——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,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。
(11)幸福不会从天而降,梦想不会自动成真。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,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,必须紧紧依靠人民、始终为了人民。


二、文化
(1)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,文化自信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
(2)继承革命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不忘本来、吸收外来、面向未来,更好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,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。
(3)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,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。
(4)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
(5)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,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,如果丢掉了,就割断了精神命脉。
(6)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,对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来说,最持久、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。
(7)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,同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,同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。
(8)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。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,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,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。
(9)历史是一面镜子。以史为鉴,才能避免重蹈覆辙。对历史,我们要心怀敬畏、心怀良知。
(10)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,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。


三、信仰
(1)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“钙”,没有理想信念,理想信念不坚定,精神上就会“缺钙”,就会得“软骨病”。
(2)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,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。
(3)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,从不敢、不能到不想,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。
(4)志向是人生的航标。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,就要有自己的志向。
(5)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国家有力量。
(6)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。
(7)既要让自己过得好,也要让别人过得好。
(8)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,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。
(9)革命理想高于天。坚定理想信念,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,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(10)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,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,也决定我们的言论和行动。
(11)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,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。
(12)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,处优而不养尊,受挫而不短志,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。
(13)幸福不是毛毛雨,幸福不是免费午餐,幸福不会从天而降。
(14)有句话说得好,没有比人更高的山,没有比脚更长的路。再高的山、再长的路,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,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。


四、青年
(1)青年时代,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,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。
(2)现在,青春是用来奋斗的;将来,青春是用来回忆的。
(3)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,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,勇做时代的弄潮儿,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,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。
(4)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
(5)青年最富有朝气、最富有梦想,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
(6)光阴荏苒,物换星移。时间之河川流不息,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,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、创造历史。
(7)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,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,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。
(7)青年有着大好机遇,关键是要迈稳步子、夯实根基、久久为功。
(8)同人民一起奋斗,青春才能亮丽;同人民一起前进,青春才能昂扬;同人民一起梦想,青春才能无悔。
(9)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,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。
(10)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,前进途中,有平川也有高山,有缓流也有险滩,有丽日也有风雨,有喜悦也有哀伤。心中有阳光,脚下有力量,为了理想能坚持、不懈怠,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。
五、学习
(1)学习需要沉下心来,在持之以恒,重在学懂弄通,不能心浮气躁、浅尝辄止、不求甚解。
(2)学史可以看成败、鉴得失、知兴替;学诗可以情飞扬、志高昂、人灵秀;学伦理可以知廉耻、懂荣辱、辨是非。
(3)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,让人得到智慧启发,让人滋养浩然之气。
(4)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,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。
(5)有人说,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,学习是半径,半径越大,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。




(6)以韦编三绝、悬梁刺股的毅力,以凿壁借光、囊萤映雪的劲头,努力扩大知识半径,既读有字之书,也读无字之书,砥砺道德品质,掌握真才实学,练就过硬本领。
(7)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是非明,方向清,路子正,人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才能结出果实。
(8)好学才能上进,好学才有本领。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,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。


六、创新
(1)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。
(2)抓住了创新,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“牛鼻子”。
(3)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,惟改革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改革创新者胜。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,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。
(4)实践没有止境,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。
(5)中国人自古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。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
(6)需要创造,创新才有机会,正所谓“聪者听于无声,明者见于未形”。
(7)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,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。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,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。


七、科技
(1)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,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。
(2)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,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。
(3)科技是国之利器,国家赖之以强,企业赖之以赢,人民生活赖之以好。
(4)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。自古以来,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、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。
(5)工程造福人类,科技创造未来。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,它源于生活需要,又归于生活之中。
(6)工程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翅膀,承载着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,能够让明天充满希望、让未来更加辉煌。


八、人才
(1)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,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。
(2)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,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、网络科技领军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高水平创新团队。
(3)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。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,加快建设人才强国。
(4)以识才的慧眼、爱才的诚意、用才的胆识、容才的雅量、聚才的良方,把党内和党外、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。
(5)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、人人努力成才、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,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、聪明才智充分涌流。
(6)“盖有非常之功,必待非常之人。”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。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。
(7)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,“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”,避免急功近利、拔苗助长。


九、生态
(1)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
(2)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,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,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。
(3)我们既要绿水青山,也要金山银山。宁要绿水青山,不要金山银山,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
(4)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(5)人类可以利用自然、改造自然,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,必须呵护自然,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。
(6)坚持生态惠民、生态利民、生态为民。
(7)我们要认识到,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人的命脉在田,田的命脉在水,水的命脉在山,山的命脉在土,土的命脉在树。
(8)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衰则文明衰。


十、国际关系
(1)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,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。
(2)自古以来,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。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、像雨露一样滋润。有了阳光雨露,万物才能茁壮成长。
(3)“以心相交者,成其久远。”中国一贯主张,国家无论大小、贫富、强弱,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。
(4)大时代需要大格局,大格局需要大智慧。
(5)“天高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。”我始终认为,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。
(6)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,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,相互信任、平等相待是开展合作、实现互利互惠的先决条件。


十一、健康
(1)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民小康。
(2)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,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,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。
(3)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。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,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,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、调查、风险评估制度,重点抓好空气、土壤、水污染的治,加快推进国土绿化,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。
(4)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。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,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。
(5)以人民为中心,以健康为根本。


十二、家风
(1)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。
(2)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,有什么样的家教,就有什么样的人。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,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,是如何做人的教育。
(3)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,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。家风好,就能家道兴盛、和顺美满;家风差,难免殃及子孙、贻害社会,正所谓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。
(4)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廉洁修身,廉洁齐家,防止“枕边风”成为贪腐的导火索,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,防止身边人把自己“拉下水”。
(5)在家尽孝、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没有国家繁荣发展,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。同样,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,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。
(6)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,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。


纵横语文,赢在高考!有志者、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。苦心人、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

加微信,领《高分秘籍》
版权声明:本网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,仅供学习参考,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用户通过本网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您发现有违法课程或侵权内容,请您联系本网站,本网站将在两个工作日内作出删除、改正。